胎毒,中医儿科病名,是指发病与妊期期间母体的热毒有关的某些婴幼儿疾病,如疮疖、痘疹等。中国南方自古以来就有给新生儿清胎毒的做法,尤其是广东地区比较流行。也有的老一辈人认为南方的气候和水质属于热性,很热毒,为了预防胎毒,所以孕妇在分娩前都要做去胎毒的工作,否则宝宝的皮肤就容易长红疹。
中医认为,宝宝要喝“开口茶”清胎毒。在东南沿海、江南一带,清胎毒的做法就是服用解胎毒的中药。
所谓“开口茶”,就是清胎毒的中药:用中药大黄、甘草分别煎汤,给新生儿先喂大黄汤,后喂甘草汤,意思是让小儿出生时先苦后甜。还有一种说法,先用大黄汤清理小儿胃肠消化道的异物,再用甘草汤泻新生儿的胎毒、胎火,以利小儿后天生长。还有些地方在小儿出生时用六神丸一粒和少许白开水喂其服下,其目的是小儿在以后生长的日子里少生疮痱。
常用的中药有甘草、黄连、朱砂、牛黄、轻粉等。有的新生儿一出生眼睛就会发红,或者出生几天后患上了湿疹,这时,家里的老人就会按习俗喂些各种各样的清胎毒偏方,有的喂黄连水,有的喂红糖水,有的喂大黄,有的喂钩藤水,有的喂珍珠粉,甚至有的用鹅蛋清火,据说这样可以去胎毒。
西医认为,胎毒不存在。一些所谓胎毒的表现实际上是宝宝患了新生儿湿疹、黄疸、结膜炎、胃肠道消化不良等疾病的表现,跟娘胎里的“毒”没关系,擅自喂各种中草药汤剂“清胎毒”的民间习俗不仅不能治好病,而且耽误宝宝治疗,甚至对宝宝肝肾造成伤害。
例如,黄连苦,有寒性,可以损伤宝宝的胃部功能,影响消化、吸收;朱砂含有汞和硫磺,对宝宝有一定的毒性;牛黄是食草动物的胆石,苦,性凉,不宜单味服用;轻粉即汞粉(水银),有毒。新生儿发育未完全,解毒能力低,有的中草药很可能就有肝肾毒性,对宝宝的身体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尤其是出生28天以内的小婴儿,连红糖水之类的所谓清毒食疗也不要用。
西医也认为,如果孕妇在孕期大鱼大肉大吃大补,吃过多的孕妇奶粉,食用过量的辛辣和煎炸食物,就会加重身体内的热气,很有可能会传给胎儿,而导致宝宝湿疹等。虽然会导致湿疹,但西医并不建议孕妇食用含有药物成分的食物来去除。建议在孕期的饮食上注重科学合理膳食,既要吃一些补的食物保证营养的摄入,同时也应多吃各类蔬菜、水果,确保摄入各种营养素。
所以,各位准妈妈,不妨多喝点水,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多吃瓜果蔬菜,豆类食品含有比牛奶更为丰富的蛋白,而且大豆蛋白是最安全最有营养的蛋白,所以多吃豆类食品有好处哦。
名媛美伴深圳月嫂公司是深圳市名媛健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居家月子服务公司,全国首创“多对一家庭月子服务”模式。为孕期、产褥期哺乳期的妈妈提供保健护理及育儿知识、技能指导等方面的系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