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的严女士提前2个月就通过一家月嫂软件平台预约了月嫂服务。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快到约定时间,这家网上月嫂中介平台的客服却突然通知她,那个阿姨不能过来了。眼看自己快要生产,来不及再选月嫂,于是只能按照客服的建议,临时换了一个阿姨。
“刚开始新过来的阿姨工作还蛮麻利,可没过几天,阿姨就开始偷懒了。”
原来这位阿姨起床的时间越来越迟,有时候他们都起床了,阿姨还在睡觉。
说好的负责做家里的一日三餐和三顿点心,可她实际上只做中餐和晚餐,三顿点心都是去超市买的,要不然就是给严女士冲一点芝麻糊。
“花了万把块钱却找了个混日子的月嫂。”严女士对这个月嫂的服务十分不满。
网上聘来的月嫂爱睡懒觉,实体店找来的月嫂却几乎零经验。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月嫂市场空前火爆。扬子晚报消费评审团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缺乏规范管理,月嫂身价上涨的背后却是管理的严重无序。“持证”月嫂越来越多,雇主投诉却依旧猛增。
今年6月份沙女士在南京市妇幼旁边的一家育儿中介找月嫂。
没想到,中介先介绍来的第一个月嫂居然没有任何带娃经验,不过沙女士看这阿姨十分聪明,便手把手教她带孩子。
让沙女士没有想到的是,她出国的第一个星期,阿姨就打电话表示要辞职,说自己有事不能来了。 “她连育婴师证都是在照顾我们家孩子期间的一个周末去考的,可以说她是我一手培养出来的,结果在我最需要她的时候她却辞职了。”沙女士越想越气,可是人在国外又没有办法。 “中介在我回国后的一个星期里找了五六个阿姨,其中三个都被无故取消,剩下的一个有皮肤病,一个是不会做家务。”沙女士对在正规中介里找的“不正规”育婴师们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