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年轻的家长推崇让小宝宝独立睡小床,
或者有时就让宝宝直接在床上午睡然后自己去忙别的事情。
如果宝宝醒来后比较顽皮好动,
或者沉睡翻身就很容易从床上摔下来。
宝宝一旦掉床,
家长决不能掉以轻心,
当心成为宝宝的隐形杀手。
有数据显示,在学龄前的宝宝中,跌落伤占所有伤害的40%左右,其中最容易发生跌落的地方是在家里。
而1岁内的孩子从床上发生跌落的概率最高。这是因为宝宝会翻身、会爬、会站、学走之后,他们好动,对周围充满了无限好奇,想要探索一番。另外,这个时候的宝宝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大脑对危险没有辨别能力。二者一结合,掉落床的风险就是杠杆的。
别以为只有3个月以后的宝宝才容易掉下床,事实上,只要能向一侧翻身就有掉床的可能啦!
宝宝坠床这件事,务必重视!重视!
婴幼儿的头部比重较大,一旦坠床,往往是头先着地,导致大脑很受伤。有医生说,婴幼儿坠床要谨防颅内伤,病情反应慢,有时候没有明显的外伤,但发展快而重,等家长发现时已经过了两三天了。
坠床的严重程度跟坠落的高度、撞击的部位、角度以及脑部情况有关。虽然,绝大多数的宝宝坠床不会发生严重的后果,但是不重视的心理是不可取的。
所以,首先要端正思想,多留心眼多警惕。其次,宝宝坠床发生后,要掌握紧急救护知识。
必学:宝宝掉下床的紧急处理!
1、检查身体第一步
大部分家长听到宝宝掉下床的哭闹声后,第一时间都是冲过去抱起来哄一哄,揉一揉,再拍拍地板说是它的错。这样的方法是错的!
正确方法如下:
◆ 这时千万别慌乱,先将宝宝身体放平,观察大概20秒。判断身体的着地部位,头部着地要格外注意检查(后脑勺着地时要特别重视)。看是否受伤,是否淤青、起包、出血等。
◆ 注意观察宝宝能不能主动睁眼,呼吸心跳是否正常,四肢是否能够有意识地挥动,能否跟家长有效互动。哪怕只是出现一瞬间的意识模糊、呕吐等症状都应及时就医。
◆ 再用手慢慢摸一摸孩子的四肢和躯干,如果碰到某个地方哭得特别厉害,警惕骨折,及时送医。
2、学会分级处理状况
◆ 头部先着地不哭不闹的宝宝,一定要送医院检查。途中不要晃动宝宝头部,以温柔 的方式固定,比如在头部两侧放沙袋或米袋,把毛巾卷成卷放在两侧。
◆ 皮肤淤青或血肿,没有其他异常,可以冷敷(不要直接贴着),不要搓揉肿起来的部位。
◆ 精神正常,没有消化道症状、头皮没有血肿的宝宝,多多观察,有异常再送医。
◆ 伤口较大,出血较多时用干净的纱布放在伤口上直接加压止血。
◆ 轻微擦伤就用家中常备的宝宝护理药品处理,留意伤口愈合情况。
Tips:即使摔到了宝宝的头部,也不要总怀疑是脑震荡。脑震荡的特征是会有一定时段的意识和知觉丧失。如果宝宝一直意识正常,就不会有问题。
3、心理安慰也重要
宝宝坠床后心理会受到一些惊吓,宝宝苦恼时多抱一抱,用手轻轻地抚摸ta的身体,温柔地跟ta说话以转移注意力。这个时候家庭成员间互相埋怨、责怪对方没看好宝宝没有用!
注意:如果检查后没有大碍也不能掉以轻心。宝宝掉床大哭后不要快速哄ta睡觉,哄得ta不哭后,应该让ta正常活动至少3个小时,24小时内与往常一样才可将危险解除。
防止宝宝掉下床来的几种办法
1、婴儿床加装护栏
这是最安全可靠的办法,待在安装上护栏的婴儿床里,宝宝再怎么爬与翻身,都不太会容易掉到地上的!妈妈可以把一些宝宝比较喜爱的玩具也放在里面,随便他怎么玩都不用担心。不过等宝宝长得再大一点,学会了攀爬的本领,这样的婴儿床也就不那么安全,妈妈就要小心谨慎地看护了!此外,婴儿床护栏的间隔距离必须小于10厘米,才不会出现宝宝头部被卡住的危险情况。
2、家长床上自制小围栏
如果宝宝没有专属的婴儿床,那么睡在你床上的时候,家长就应该在床上自制小围栏,防止宝宝翻身掉下床。比如你可以把宝宝放在被子和枕头中间,被子要用叠起来厚厚的那种,把拉得开的那一面朝外,背对宝宝,防止他把被子拉开后盖住脸又挣不脱而发生窒息!这个小围栏不要靠宝宝太近,左右都给他留一个翻身的空间供其活动。这样,宝宝就不太容易会翻出去。